幽门螺旋杆菌,可谓大名鼎鼎,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的庐山真面目!
一、什么是幽门螺旋杆菌?
幽门螺旋杆菌,简称HP,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,该细菌生存能力极强,能够在强酸性环境下生存。由于我们的共餐习惯,大家通吃一碗菜,很少用公筷,所以感染率高,约有56%的人群感染。
二、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有哪些症状?
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,大多数患者在早期没有任何症状,部分患者可出现慢性胃炎症状:包括上腹痛、腹胀、恶心、呕吐等症状。感染者中约15%-20%发生消化性溃疡,5%-10%发生消化不良,约1%发生胃恶性肿瘤(胃癌)。
三、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播途径
幽门螺杆菌可通过粪口途径,口口途径传播
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的粪便中存在幽门螺杆菌,如果污染水源,健康人饮用了含幽门螺杆菌的水,可以被传染。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的口腔中也可能存在细菌,一起吃饭、接吻、使用不洁餐具、母婴传播、唾液传播等都有可能传染幽门螺杆菌。特别是口对口喂小孩,极易将幽门螺杆菌传染给小孩。
四、怎样检测幽门螺旋杆菌?
1.非侵入式检查:
碳13、碳14尿素呼气试验法:碳13和碳14检查方式也很简单,吹口气就能完成。具有无痛苦、灵敏度高、检出率和符合率高的特性,是近年来很受欢迎的一种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方法。
2.侵入式检查-胃镜活检:
胃镜除了可以看到胃部的情况,还可以“顺手”取一些组织做活检,在做活检时可以对幽门螺杆菌进行检测。
五、如何预防幽门螺旋杆菌?
1、饭前便后洗手:洗手应着重清理手心、手背和指尖缝隙,不要给幽门螺杆菌机会
2、食物要经过高温:幽门螺杆菌有个弱点,就是不耐热,水要烧开才能喝,肉要做熟才能吃,牛奶要消毒才能饮用。
3、少刺激胃:少吃刺激性食物,少食多餐,不吸烟,不喝酒,营养均衡,细嚼慢咽。
4、进餐时使用公筷,餐具要定时消毒,高温可以杀灭幽门螺杆菌,用沸水煮沸10到15分钟即可。
5、禁止口对口喂食:一定要避免给孩子口对口喂食。
6、牙具定期更换:建议使用一段时间漱口水和抑菌牙膏,缓解口腔炎症,牙刷三个月换一次。
六、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一定得胃癌?
答案当然是否定的。
幽门螺杆菌经口到达胃粘膜后定居感染,会引发慢性浅表性胃炎,时间再长就会发展成为十二指肠溃疡、胃溃疡、慢性萎缩性胃炎等,而后者是导致胃癌最危险的因素。
其实胃癌的病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,它的发生除了有幽门螺杆菌在作祟,还有免疫力弱、遗传因素、长期精神压抑、喜欢吃腌制食品、抽烟嗜酒等,与幽门螺杆菌协同作案,最终招来胃癌。
虽然研究表明,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查出率越高,患胃癌率越高,但是,幽门螺杆菌阳性并不是绝对会发展成胃癌,在感染人群中真正能患上胃癌的也就1%左右,而且这1%还多见于溃疡病患者,它只是胃癌发病的帮凶,只要出现症状尽早治疗即可,大可不必惊慌。
七、如何根除?
四联疗法:质子泵抑制剂(PPI)+两种抗生素+铋剂(不建议14岁以下儿童对幽门螺杆菌的检查和根治治疗。)
PPI:PPI(拉唑类)在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中的主要作用是抑制胃酸分泌、提高胃内pH从而增强抗生素的作用,包括降低最小抑菌浓度、增加抗生素化学稳定性和提高胃液内抗生素浓度。标准剂量PPI为艾司奥美拉唑20mg、雷贝拉唑10mg(或20mg)、奥美拉唑20mg、兰索拉唑30mg、艾普拉唑5mg,以上选一,餐前半小时服用。
铋剂:铋剂的主要作用是对幽门螺杆菌耐药菌株额外地增加30%-40%的根除率,标准剂量铋剂为枸橼酸铋钾220mg。
八、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后好处
1.降低胃炎风险:联合用药后可降低70%左右的慢性胃炎风险。
2.降低溃疡复发率:联合用药后可降低5%左右的十二指肠复发率,胃溃疡的复发率。
3.降低胃癌风险:联合用药可降低39%胃癌发生风险。
4.缓解相关症状:联合用药可缓解胃粘膜活动性的炎症和相关症状,如恶心、呕吐、反酸、饱胀等。
九、治疗后什么时候复查?
建议吃完药以后,至少间隔一个月之后复查,复查也是做吹气试验,如果是阴性,恭喜你,你已经治好了。需要注意的是,复查前,要停用各种抗生素、清热解毒类中药一个月以上,抑酸剂、铋剂一周以上,避免出现假阴性。
急救电话
18908525120微信公众号